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心灵扭曲的恶魔!2000年苏州市“8·1”女大学生被害案侦破始末 正文

心灵扭曲的恶魔!2000年苏州市“8·1”女大学生被害案侦破始末

2024-05-19 02:46:48 来源:上海市新茶联系方式-上海市品茶微信-上海市品茶WX 作者:综合 点击:719次

2000年8月1日晚6时许·1苏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:东环路永林新村82幢306室发现一具裸体女尸。心灵

接到报警后,扭曲苏州市公安局领导立即组织刑侦人员赶往案发现场。恶大学

经侦查人员现场勘查发现,魔年死者为女性,苏州市女生被始末年龄大约19-21岁,害案死者半俯在卫生间浴缸上,侦破口中被塞入毛巾·1颈部有绳索缠绕。心灵

法医立即进行尸检,扭曲发现死者的恶大学右颈部有锐器伤,生前没有遭受到侵犯,魔年死亡原因系机械性窒息死亡,苏州市女生被始末结论为他杀。害案



苏州市公安局在领导的组织迅速成立“8·1”专案组,展开全面调查。

报案人王治兵,是一家苏州某外企部门经理,据他所说,本来昨天要和离职的原部门经理曹晓建办理交接,可是昨天一天都没见到曹晓建的身影,打电话也关机。因曹妻和曹晓建最近一直在闹离婚,曹妻和5岁的儿子在外居住,所以他8月1日下午联系到曹晓建的母亲,在曹母的陪同下,他们一起来永林新村找曹晓建。当他们打开曹晓建家的门时,整个306室都充满了一阵血腥味,地上,墙上,到处都是血迹,最终他们在卫生间的浴缸上发现了一具裸体女尸……

死者到底是谁?306室的主人曹晓建又去了哪里?

经现场勘察,侦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一个女式背包,背包里有一本通讯录,里面的联系人大多苏州大学的联系方式,在通讯录的最后一个联系人是306室的主人曹晓建。

“8·1”专案组据此分析,死者可能是苏州大学的学生,而凶手可能就是曹晓建,于是决定:一路到苏州大学查访死者信息,一路立即寻找曹晓建!



一张大法网迅速撒开……

很快,到苏州大学查访的侦查员反馈到:经过师生辨认,死者正是苏州大学外语系三年级的女大学生鲍玟,年龄20岁。鲍玟是独生女,来自苏州市郊县的一户农家。鲍家十分贫寒,但像有志气的苦孩子一样,鲍玟非常勤奋,考入苏州大学外语系,成绩非常优秀。大学二年级,她就通过了专业英语六级考试,连英语八级考也准备得差不多了。同时,她准备报考研究生。

据鲍玟的老师反映,今年暑假,鲍玟没有回家,而是留在了学校里,她想做家教挣点钱,减轻家里的负担。这个外语系的女大学生将联系方法及姓名印在一张小小的白纸上,张贴在居民区的电线杆和墙壁上,算是广告。

这时,一位和鲍玟关系较好的女同学提供了一个重要:7月31日中午11点左右,鲍玫接到一个电话就从学校走了,当晚没有回来。

经查询,中午11点给鲍玫打电话的人,正是曹晓建。



种种迹象表明:曹晓建有重大杀人嫌疑。

专案组立即对苏州市各大宾馆、旅社、出租房以及曹晓建的亲戚朋友进行布控,同时迅速发出通缉令。

然而三天过去,曹晓建竟像消失在人间一样,查无行踪。

8月4日晚上9时许,一个黑影悄悄来到案发地——永林新村82幢306室的门口,随即门被打开,黑夜像幽灵一样闪了进去。这一切都没逃过专案组蹲守在此地的侦查员们。侦查员们立即冲进306室,在卫生间发现了那个黑夜——正是曹晓建。

专案组连夜突审曹晓建,很快曹晓建就交代了自己的罪恶行径:

7月29日,曹晓建看到了鲍玟的广告,随即打电话给她,谎称要她给自己补习初三英语。这个可怜的女孩子答应了,她非常重视这第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,还特地去购买了初中英语教材,认真地做好了讲课笔记。

而曹晓建这时在干什么呢?他正忙着购置刀子、绳索,准备对她下毒手。

7月31日中午11点左右,鲍玫接到曹晓建的电话,让她上门讲课。没有丝毫预感的鲍玫带着课本和备课笔记匆匆赶到曹晓建家,上楼进门,换了拖鞋,刚刚坐下来,就被曹晓建用绳索捆了起来,嘴巴被毛巾堵住。惊慌之余,她极力反抗,曹晓建便向她猛刺几刀。然后,曹晓建将不省人事的她从客厅一直拖到了浴室。在鲍玟死后,曹晓建扒光了她身上的衣服,但未对其侵犯。



善良的女孩被杀时才21岁,还没有来得及圆自己的学业梦,也来不及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,甚至还没有体验过爱情的欢乐。生命就像一朵未及绽放的花朵被恶魔无端地掐落。

曹晓建交代说:“杀人后,我去了一趟宝鸡。我出生在宝鸡,1975年跟父母离开那儿就没回去过。那儿印象已经记不清了,但我一直想回去看看。当天下午我就坐上飞机到西安,然后坐车回宝鸡看了一下。8月4日我就回来了,就被抓住了。”

曹晓建还声称:杀鲍玟是为了报复妻子,是为了将来儿子问起爸爸时,曹妻不得不心酸地告诉他“你父亲是个杀人犯”。

如此违背人伦的杀人动机、如此阴暗的心理、如此冷酷的性格,令人发指和费解。

8月22日,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。



法庭上的曹晓建是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,头发蓬松,胡子拉碴。他神情傲慢,始终昂着头,轻蔑地看着向他发问的公诉人和法官,嘴角上挂着嘲弄和冷笑的神情。法庭上有这么一段对话:

公诉人:你是什么时候产生杀人念头的?

曹晓建:就算是7月29日吧。

公诉人: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念头?曹晓建:不为什么!(冷笑)

公诉人:有没有理由?

曹晓建:没什么理由,以前我就说过,我没什么理由,但你们不相信,一定要找个理由,我也没有办法……

公诉人:那么,你曾经供述过,产生杀人念头是为了报复妻子,这个理由是否成立?

曹晓建:(冷笑)也许这是别人看来唯一能解释得通的理由吧。因为公安局在抓我的时候,一直在问我什么理由,我一开始跟他们讲得很坦白,我没有什么理由,他们不相信,一直说做任何事都有理由,那么我就给他们一个理由喽。

公诉人又问他在杀掉这个素不相识的姑娘后,如果不被发现是否还会继续杀人?

曹晓建耸了一下肩,冷笑着说,如果不是警察抓住他的话,他当然还会一个一个杀下去。

曹晓建嚣张至极。

在座无虚席的旁听席上,一个又黑又瘦的中年妇女捂着嘴巴,在痛哭。陪伴她左右的两个男人,一边在用悲愤的目光盯着曹晓建,一边低声劝慰她。他们是被害人的亲人——父母及舅舅。

女儿的死对父母及亲人打击之大可想而知,在庭审结束时,他们的哭声回荡在整个法庭之中,尤其是鲍玟的母亲一边凄怆地呼喊着:“还我女儿”,一边哭诉追问:“为什么要杀我的女儿?”



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“白领”,为什么会像禽兽一样猎杀素不相识的弱女子呢?而且还在对方临死前,对她进行彻底的人身、人格上的羞辱?是为了报复自己的妻子?

据曹晓建交代:实际上,我觉得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缺,最不能缺的就是感情。可是我觉得自己缺的就是感情。小时候,父母感情不好,一直争吵。家庭像个冰窖,家里每个成员都互不理睬,很少说话。12岁,随父母来到苏州,环境更加陌生。自己也不善于与人交往。一直到上高中,都是独来独往。性格说不上孤僻,但是很内向,内心深处极端地孤独,上高中时就有过自杀的念头。

1989年在苏州上大学期间,这种强烈的自我封闭感仍未见好转,自杀的念头出现过好几次。我参加过非法游行,砸商店,寻衅滋事。为此,被判刑,后被提前释放。学校同意他回去继续学业,但是他放弃了。

自己以为找到一个心爱的姑娘可以说说心里话,这种极为孤僻的状态能够缓解。1996年,与一个相爱的姑娘结婚了。当时,两人是冲破双方父母的阻力才结合的,应当说是真心相爱的。但婚后才发现,自己心里感受,妻子不想听,也听不懂,于是觉到绝望。无意中发现了鲍玟的家教广告,豁然开朗,杀掉她,再让司法机关判处自己死刑,一切痛苦都解脱了。



以杀人的方式进行自杀,他的逻辑就通了。因此,杀谁,杀几个人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。因为这只是他完成自杀的手段罢了。

由此可见,首先曹晓建性格内向,并有比较严重的自我封闭倾向;

其次,曹晓建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悲观厌世的情绪。这与他的经历分不开。无论是曹晓建还是他的妻子,都提及了他父母之间的不和。从出生到12岁之间,他迁移过三个截然不同的地方,陌生的环境、陌生的人群对于曹晓建来说,几乎等于对立面的代名词。他在采访中反复说自己是一个没有“根”的人。他不仅不反思自己应如何主动地适应新的环境,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,反而对新的环境与人群加以排斥。

另外,青年时期一系列的挫折加剧了他的悲观倾向。婚姻中出现的矛盾无疑又唤起了他人生的失败感,令他对这个社会和人生越发悲观和绝望。

他为什么要杀人?报复社会?报复妻子?这两种观点都可以成立。



他是一个平静面对死亡的人,又是一个心理畸变的人。他不停地说自己虽然内向,但能力绝不比任何人差,甚至得意地说,虽然自己早知道会被判处死刑,但他没有请律师,自己就够了。同时,他又透露自己极度地渴望感情,像一个婴儿那样需要关爱。尽管一再想自杀,但未付诸行动。可以断定,即使他悲观厌世,他也没有勇气采取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,他不过是一个懦夫。他不敢自己动手自杀,便杀人,以此导致外在力量消灭他的生命。这可能是他认为的自我毁灭的最好方式,也可能是他在犯罪后维护过度自尊心的说法。

无论如何作结论,有一点是无疑的:曹晓建是个自私的人。他只重视别人对他的感情,而对被害人,对妻儿,对父母,对所有的人,他没有流露一点怜惜之情。他是一个没有任何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人,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只会是危险的代名词

曹晓建从7月31日杀人,到8月4日被抓,8月22日就被判死刑。这个速度可能是苏州市历史上同类案件中最快的了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作者:探索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