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探索 >>正文

44万的保时捷,向小米SU7开炮

探索7人已围观

简介保时捷,丢失豪华信仰封面 I 保时捷官博作者 I 李东阳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“当我环顾四周,却始终无法找到我的梦想之车时,我决心自己亲手打造一辆。”创始人费利·保时捷这句执念是保时捷梦想的开端。几天 ...



保时捷,小米丢失豪华信仰

封面 I 保时捷官博

作者 I 李东阳

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

“当我环顾四周,开炮却始终无法找到我的小米梦想之车时,我决心自己亲手打造一辆。开炮”创始人费利·保时捷这句执念是小米保时捷梦想的开端。

几天前,开炮我写了凯迪拉克降价的小米文章,后台讨论热烈,开炮对于豪华油车的小米发展变迁不少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想必各位都看出来了,开炮隔一段时间,小米燃油车品牌就会传来哀歌,开炮如同新能源品牌阶段性的小米传来捷报,演绎着传统与新潮激荡的开炮两端。

对于保时捷,小米其实我还是有些不忍动笔的,毕竟卡宴曾经也是我的梦想之一。

时至今日,在《速度与激情》、《极品飞车》等电影中,保时捷依旧是出场自带光环的神车,同样是无数人心中的信仰。

可彩云易散琉璃脆,迈进2024的保时捷,似乎终于等来了油车“清算时刻”,大降价及经销商集体“逼宫”的消息甚嚣尘上,豪华二字开始成了其挣不脱又套不牢的包袱。

而那一句,年轻人的第一台“保时捷”,何必是保时捷,开始从玩笑照进了现实。


在战场上,比起黑压压的兵临城下,守城者更怕的似乎是祸起萧墙,因为人心倒了,就扶不起来了。

最近,多个知名自媒体大V爆料称:保时捷国内的经销商正在集体抗议新能源车压库存的行为,简单来讲就是经销商拒绝“流血挡子弹”。

更直观的原因是:以Taycan和Macan EV为首的纯电车型,在当下新能源市场抢不到一席之地,同时价格过分昂贵。于是保时捷不得已挥刀施压经销商以压库存的方式完成销售任务,可在亏钱背景下谁也不愿背这口黑锅。


图源:微博@保时捷

微博中有大V还提到,“保时捷产品规划部门与销售部门沟通不好,定价和销售互不沟通,造成新车定价后,由于价格太高,经销商放弃批售,不卖E-Macan”。

这出戏码多少有些不体面,在微博舆论场放声控诉让保时捷的窘迫被网友们皆知,对于豪华品牌无疑是雪上加霜的行为。

站在自己的立场上,经销商请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并且更换相关高管,适当分担些压力。

眼看着舆论四起,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联合声明,寻求有效方式应对市场变化,字里行间尽显无奈之情。


图源:梨视频

这份声明字很多,能提炼的信息很少,毕竟台面上大家都是为了利益,接下来的操作估计是经销商奋力守住价格底线,年底总部多给经销商分点钱,大家愉快过日子。

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早就不是什么秘密:保时捷在华市场卖不动了,年轻人不愿再为其信仰充值。

数据显示,2023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32.02万辆,同比增长3%,其中中国市场总交付量为7.93万辆。中国市场仍旧是保时捷全球最大单一市场,但也是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,同比下滑15%。

进入2024,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依旧延续,2024年一季度保时捷中国市场仅交付1.63万辆,同比下滑24%。

究其原因,卡宴和Macan这两款主力车型已逐渐失去光环,承担不起增长的重任,而面向电动市场Taycan和Macan EV,圆不了豪华与新潮的梦。

早在去年,社交媒体便响彻保时捷打骨折的消息,一步步试探着消费者的耐心和自身的底线。

可市场变的永远比市场营销快,今年保时捷的热度迅速回升,尴尬的是功劳多半来自于它的“电动平替”小米SU7。


当年众泰车主将车标“塑金身”改成保时捷,在车圈世界收获另类的满足与虚荣,可保时捷不会予以理睬,因为我俩根本不是一个量级,搭理你我就输了。


图源:小红书网友

可当有着相似审美外观趋近的小米汽车来袭时,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柯时迈罕见回应:“我认为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。”

格局确实打开了,但深层次原因是这个对手以及它所代表的趋势,是奔着将自己扯下铁王座来的,不得不重视。

几天前,有媒体报道,保时捷华北地区某终端门店喊出了这样的宣传标语:“买保时捷,送小米SU7。”

不过,不是真的送一辆小米SU7的汽车,销售解释称:“现在买电动跑车Taycan,最多可以优惠32万元,优惠的价格相当于一辆小米SU7的Max版本。”


图源:微博@保时捷

除此之外,Macan车型同样在优惠促销,据相关媒体介绍,Macan车型最高优惠高达16万元,折后最低起售价格仅为44.8万元。

买豪华哥哥,送明星弟弟,这个黑色冷笑话想必他们自己是笑不出来的,当保时捷开始蹭小米汽车才能完成销量任务时,你应该能想象形势到底有多严峻。

此前,保时捷CEO誓言在中国绝不会降价或打折,可现在的情况是,终端指导价留住体面,线下4S店疯狂打折实践真香警告。

可问题是,豪华品牌与打折本就是背道而驰的两端,以价换量这一招对于保时捷而言要权衡的太多,够得上保时捷的中产们大概率也不愿意买一款靠车标撑面子的电车。

因为豪车血统里流淌的V8、V12高性能发动机,在这里没有位置,而以往豪车标配的定速巡航、自动座椅、电动车窗等功能,在现在的电车身上只是标配。

同等价位开一辆问界M9或者理想L9,既收获了面子又找补了里子,何乐而不为?


保时捷现在的地位不可谓不尴尬,放下身段选择广泛交朋友迎来的满是冷眼与嘲笑,努力向上又没有老大哥劳斯莱斯那般底气。

咱们已经过了那个把华晨宝马扣成宝马,把奔驰爆改迈巴赫,把众泰妆点成保时捷的阶段,卸下面子文化的虚荣符号枷锁后好不自在,何况国产品牌们逐渐接过了接力棒。

纯电是豪车难迈的槛,已是公开的秘密,正如周鸿祎选择卖掉自己的迈巴赫,评论区出谋划策的一堆,就是没怎么有质疑这一举动合理性的声音。

潜意识里,消费者已经开始接受电车对油车的平替,从产品体验到品牌身份各个层面。

前面提到过,当豪车驾乘体验能够随意被纯电汽车超越,那么自然也就失去了品牌价值和溢价空间。

毕竟这块市场,不需要只有车标的豪华,实用主义精神已将虚假自尊击的粉碎。

而这不单单是保时捷一个豪华品牌的顽疾,宾利、法拉利等超豪华车型均迎来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,同时它们都在加紧安排自己的首款纯电车型落地,想方设法延续豪华血脉的流淌。

现在看来,豪华品牌之间亦有不同,只有稳坐豪华头把交椅的劳斯莱斯尚能松一口气,因为它已不单是一款汽车,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。

但问题是,奢侈品之所以奢侈,精髓就在于独一无二,市场不会给第二个“劳斯莱斯”可乘之机。

前段时间,谷爱凌一袭冰雪公主长裙,乘坐全新纯电动Macan在北京震撼亮相,倾诉着76岁的保时捷新的故事。


图源:微博@保时捷

可绚丽耀眼的灯光下,遥望百年彼岸的保时捷,或许藏着不为人知的心悸与颤动!


点击关注我

一起探索新商业新营销



Tags:

相关文章



友情链接